网站导航

热门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热门资讯
分离焦虑的根源是死亡恐惧
时间:2021-11-05 12:00:16 点击次数:1936
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幼儿园,父母已提前沟通,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,听老师的话,放学时再去接她。
 
可是,刚把她送到幼儿园门口,小女孩就大哭起来,死死拽住妈妈的衣服,不让离开。妈妈征求老师同意,陪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。
 
这个场景每到开学时,在幼儿园,甚至小学门口经常发生,这是分离焦虑。
 
分离焦虑的根源又是什么呢?
 
心理学家欧文·亚隆认为:生活中的大部分焦虑和痛苦,其实都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。
 
 
什么是“死亡恐惧”
 
死亡恐惧”指对即将到来的,或终将到来的死亡、消逝的这一事实产生恐惧、纠结、不解、不安等复杂的思想和情绪。意识到自己,或他人终究一天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,无法理解和接受。
 
“死亡恐惧”包括两方面:得知即将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,以及正在经历死亡时产生的焦灼感 。
 
既有对分别和失去的不舍感 ,也有无助和恐惧感 ,是一种综合感觉。而且还掺杂了错觉,即我们容易把对死亡的无助,和别离的痛苦、忧愁混杂在一起。导致你根本无从感知死亡,无从理解死亡。
 
并会伴随一些症状:冒冷汗、心颤、呼吸急促等。严重的时候会体验濒死感,感觉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,觉得生命就是顷刻之间结束。
 
心理学家Becker认为:对死亡的恐惧才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础。
 
在国人接受的教育中,死亡教育一直缺席。对于死亡一直讳莫如深,外国人不太理解为什么所谓的“6”或者“8”之类的车牌号、手机号甚至楼层就是价格更高,为什么很多地方对于“4”都是避而不谈。
 
庄子曾说:以生为丧,以死为返。他认为:一个人若不具有死亡意识,若不能看破有生有死的个体,生命的有限性,是不可能获得对不生不死的道体的认识的。
 
王阳明曾说:“人于生死念头”,“若见得破,透得过此心,全体方是流行无碍,方是尽性至命之学”。
 
国人崇尚“除了生死都是小事”,而且很多人“谈死色变”。用其他词,如“仙逝”、“走了”、“去世”等代替,而是直白的说出“死亡”,好像灵魂还会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存活下来。
 
死亡恐惧可见一斑。如果我们一味回避,不正视死亡这个话题,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我们时不时的被这种焦虑控制。
 
我们从小到大,受到各种教育,只有死亡教育,从未接受,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话题很陌生。
 
 
什么是死亡教育?
 
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,正确面对自我之死,和他人之死,理解生与死,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,从而树立科学、合理、健康的死亡观;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、焦虑等心理现象,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;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,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,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,为处理自我之死、前人之死,做好心理准备。
 
死亡教育在欧美国家、日本、韩国,已经相当成熟。
 
除了课堂授课外,他们更侧重感受、体验的教育方式。如让学生参观葬礼、墓地、殡仪馆,到病房、医院做义工等形式,让学生认识死亡,近距离接触死亡,从而缓解、降低死亡恐惧。以前我的督导老师提及她会建议,来访者去三个地方:火葬场、病房以及墓地,让来访者多个角度去理解自己,从那些正在遭受痛苦,或者已经死亡的人,做一个现实的对方。实际上这部分也是进行死亡教育,通过死亡教育,来访者对于当前的焦虑、恐惧,逐渐减轻。
 
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处于空白,白岩松曾说:中国缺乏真正的死亡教育。
 
欧文·亚隆在《直视骄阳》中说:对死亡的恐惧将伴随人的一生。
 
因此,死亡教育可以从孩童时代开始,如果建设的很好,后续避免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。
 
 
死亡恐惧的形式
 
死亡恐惧仿佛是我们的人生底色、背景,有的显而易见,有的以隐晦方式存在。死亡恐惧有两种形式。
 
显性的死亡恐惧。
 
指明显感受到死亡带来的威胁,随之而爆发的焦虑。
 
一位朋友在医院照顾重病的婆婆,听着隔壁床,已经昏迷了几个月的病人,发出沉重的呼噜的喘息声,她说自己感觉毛骨悚然,不敢看对方一眼,感觉在用生命呼吸,与死神赛跑。
 
这位朋友的表现,显而易见是对死亡的恐惧,她自己也意识到了。
 
有些人的死亡恐惧不是很强烈,不影响正常生活。有些人的这种感受非常强烈,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。
 
如经常做噩梦,濒临死亡,被人追杀,陷入恐惧的梦魇无法自拔。影响睡眠,甚至生理健康,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,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,也是自我成长的契机!
 
 
2.隐性的死亡恐惧。
 
这是一种隐秘、不易被察觉的死亡恐惧。
 
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,衰老也如此。害怕衰老,极力挽留青春,是一种隐性的死亡焦虑。
 
有人整容上瘾,在他人眼里已经惊为天人,却仍不满意,一再动刀,希望将自己的脸整成完美的模样。
 
有人非常注重营养健康,用各种补品、营养品对抗疾病,生理机能的下降,延缓衰老。
 
这些都属于隐性的死亡恐惧,不敢面对、接受衰老的自然规律,是逃避死亡的表现。
 
这种死亡恐惧往往被人忽略,表面是某种心理障碍,或成瘾行为,但实质却是死亡恐惧导致的结果。
 
如果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、需求,了解死亡恐惧会以各种形式存在,就不会盲目行事,很多心理问题,会迎刃而解,死亡恐惧程度也会随之降低。
 
心理学家说:凡是你对抗的,它都会一直存在。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死亡,不进行死亡教育,死亡恐惧会充斥我们的生命,甚至被吞噬。
即使我们已成年,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,也不要紧。进行自我教育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。去ICU监护室、参加葬礼以及墓地,亲身体验死亡,是最有说服力的。
 
 
如何对自我进行死亡教育
 
1. 正确看待死亡。
 
诗人惠特曼说:没有它(死亡),整个世界才是一个梦幻。
死亡是人生的终极归宿,是命定使然,如果我们能理性认识、对待它,会减少死亡恐惧,消除很多心理困扰。
心理学家荣格说: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,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,决定着一切。
若能认识死亡恐惧是生命的组成部分,就能化敌为友,与它结伴而行,直到生命终点。
 
死亡与生存一样,是一种存在方式,是生物因素的肉体,结束自己的使命。而人的思想,与亲人、朋友的情感联结,即使死亡,影响依然存在。
 
当想起那个最疼爱你,已死亡多年的亲人时,心头仍然被温暖浸润,那种感觉,不会因对方的离开,有所改变。
 
2. 假想葬礼。
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: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面对死亡,这是正常的反应方式。
 
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,你可以闭上眼睛,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,想象自己已成为一具尸体,躺在透明棺材里,众多亲朋好友前来告别。如果的确有真的棺材,躺进去也可以,体验会更加强烈。
 
想象得越具体越好,比如:你是置身于什么颜色的花丛中,穿着什么颜色、款式的衣服等。
 
当我们近距离接触死亡时,恐惧感随之降低。开始可能很恐惧,甚至身体发抖,呼吸急促,属正常反应。想象几次后,这种感受就会减轻。
 
死亡教育,就是与死亡亲密接触。彼此熟悉,先与它相识,然后相知,携手走完一生。
 
善待死亡,就是善待自己。
 
 
3. 探索生命的价值、意义。
 
一个网络平台,做了一项关于生活意义的调查。
 
收到40004份反馈,其中80.17%的人,认为生活的意义重要;41.45%的人,表示没有意义的人生不值得过;认为自己生活“很有意义”的人,只有9.49%;认为“有意义” 占39.06%,另外一半的人,都觉得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感。
 
此调查说明受访的人,绝大部分人,认为生活的意义重要。但真正觉得自己的生活,“很有意义”的只占极少数。
 
如果人终其一生,都是在混日子,总有一天会被日子给混了。若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,实现更多可能性,使生命绽放,自我实现,那么就会坦然面对死亡。
 
因为了无牵挂、遗憾,可以“轻轻地走,不带走一片云彩”。
 
孔子说:未知生,焉知死。
只有深度挖掘、探索人生的意义,在生命存续期间,活得精彩、有力,才能不惧死亡的到来,安之若素。
欧文·亚隆认为:人们对死亡恐惧的程度,跟Ta与人生虚度的程度紧密相关。你越不曾真正活过,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;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,也就越害怕死亡。
 
死亡教育,是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,珍惜拥有的小确幸。活在当下,当你活成自己期许的样子时,死亡对你来说,那都不是事。
 
重要的是活出生命的深度,而不是长度。释放内在能量,重塑自我,用心过好往后余生,不虚此生!


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